2021年7月23日至9月12日,龙美术馆(西岸馆)将呈现展览“周褐褐:载我以形”。展览由艺术评论人王晓松策划,呈现19件/组周褐褐近五年的新作。美术馆将以展览为载体,通过具有周褐褐个人“非虚构”特征的作品,展现她用艺术的方式对大众化“自然观”的穿越和再造。
展览名“载我以形”出自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佚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死也。”大自然给我形体,用生使我勤劳,用老使我清闲,用死使我安息。所以把我的出生看做好事的,也就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做好事。周褐褐希望这样一个题目可以使她的个展保持一种连续性,而且她在阅读中确实被庄子的自然观所感动。可是,由于部分观者不一定了解庄子对万物生长、毁灭、竞争的复杂描述,往往以“超然物外”来做简化处理,难免会有人把讨论引入到“民哲”、“民科”的诡辩中。其实,周褐褐关心的并不是这些语言的缠绕,而是好奇庄子所谓万物“不同形相禅”的瞬间的生息形变,即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转化。
此次展览从周褐褐近五年间的创作中,抽取了她对生命意识和生物形态给予强烈关注的部分,涉及装置、雕塑、摄影等不同类型,其直接的创作动机和源泉更多地来自于她自身,从人生历练与收藏、宠物喂养中获得的直接体验,在周褐褐看来,作品的奇异形态只是被日常视线、概念所掩盖的多重生命的自然延伸。此外,我们还有意弱化了周褐褐早年带有标志性符号的创作(如“驱散阴霾”、“狂热者”系列)——它们在形态上有太多可能会让人误解的未来感和科幻色彩。在疫情世界里,周褐褐决然向最初的那一点点“异星”和“异形”诗性想象告别,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史和美学经验史,一次次敲击,寻找这个星球的隐秘力量与可见世界的交互界面。
从幼年开始,周褐褐就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几经漂泊,接受过音乐、服装设计和美术学院的科班造型训练,文化混生早已刻在了基因链上。她同时在几条线上创作,互相之间专业界限清晰,却都以实验性与流行的艺术生态保持着明确的距离。如果你习惯了参考既定概念来认识作品,可能会有些陌生和不适,那你不妨放下种种限定,从作品的技术感性慢慢进入,沿着作品在空间中的关系线索,进入夏日展场里周褐褐搭建的异常生境。
如果需要一点现场剧透的话,我们选择村上春树的书名:“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”。
关于艺术家
周褐褐,四川成都人,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、日本文化服装学院。
周褐褐幼年时随母亲远赴德国生活,并接受了最早的音乐教育,回国后入读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学。个人生活和学习经历,培养了她对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综合性的专业敏感度,以及对于生命、自然本源与形态探索的孜孜以求。服装设计、音乐和视觉艺术创作交叉进行是周褐褐工作的常态,这在无论是强调“分工”还是“跨界”的时代都具有一定的“非典型性”。
周褐褐的创作涉及影像、装置、绘画、声音艺术等不同类型,近年部分个展包括:MIRRORRIM(Pangea Solarium,日本东京,2010)、“狂热者2012”(杨画廊,北京,2011)、“驱散阴霾”(成都当代美术馆,成都,2017)、“因彼而行”(合美术馆,武汉,2018)、“驱散阴霾之虚室生白”(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,上海,2019)、“纯纯各归”(麓湖A4美术馆,成都,2021)。部分群展包括:“重返——首届中国·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”(成都,2017)、“第四届美术文献展/应力场”(湖北美术馆,武汉,2017)、“塔台呼唤”(上海当代艺术馆,上海,2019)、“艺术家的2020真实与理想”(成都蓝顶美术馆,成都,2020)、“临时症候”(星汇当代美术馆,重庆,2020)、“姓·名”(悦来美术馆,重庆,2021)。
关于策展人
王晓松,艺术评论人、策展人。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,获博士学位。2006-2012年供职于何香凝美术馆,2015-2017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策划及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“何香凝艺术的地·图·志——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展览”、第1-4届“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”、2013台北关渡艺术节“亚洲巡弋——物证”展、第6届“对话园林当代艺术邀请展”、第1-3届全球华人艺术展、第4届美术文献展、第3届纤维艺术三年展以及第1、2届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等。策划主持“人文之声——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”第101-200讲。2011年起,开始为《当代艺术新闻》《Hi艺术》撰写艺术评论专栏。编著有靳埭强、徐冰、岳敏君、周春芽、刘建华、刘旭光等设计师、艺术家的作品/文献集,著有文艺评论集《视线之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