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期展览

回眸——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馆藏展

2019.1.8-2019.7.28
龙美术馆  浦东馆

主办方:        龙美术馆 浦东馆

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,也是近现代中国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舞台。读懂上海,才能读懂中国近现代艺术史。201918日,龙美术馆(浦东馆)推出新年第一展“回眸——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馆藏展”,精选20余件(组)馆藏作品,呈现上海解放前后各个时期社会的生活面貌,用艺术视角回溯波澜壮阔的上海发展史和艺术变迁史。


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上海是中国的主要对外通商口岸,并因其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魅力,被誉为“东方巴黎”。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,就呈现出解放前上海美术的“一体两面”。

 

一方面,上海美术创作深受西方影响,展览中两幅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景画,就是其中代表:由中国早期风景画家丁光燮创作的《风景》,其画风深受法国巴比松画派和英国风景画派影响,描绘泛舟湖上的江南风情,显得“洋派”十足。日后以中国花鸟画闻名的陈秋草,他年轻时创作的油画《海关大楼》,则格外强调阴影与光线变化。另一方面,上海美术界在“五四”精神影响下,探索“为人生、为大众而艺术”。上世纪三十年代,鲁迅发起“新兴木刻运动”,培养了一批以刻刀为“武器”的版画家。陈烟桥的版画《城市背后》,就揭露了在旧社会浮华城市的掩映下,劳动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。


1949525日,黄浦江畔的海关钟楼升起了第一面红旗,两天后上海正式解放,上海人民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上海美术创作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。展览的第二部分聚焦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上海,生产活动与生活气息成为这一时期作品的主基调。

 

表现生产的作品中,有钱延康的油画《师徒共同在操作》,描绘了一个戴着眼镜、散发出书生气息的青年,指导另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如何操作机器;倪贻德《建设工地》许幸之《钢铁森林》,展现出祖国建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而在表现生活的作品中,许多画家选择描绘上海的市井生活。从余友涵的作品《华亭路》里,你不仅能看到撑着雨伞的行人独自走在慵懒的街道上,更能感受出时代变迁中,埋藏在上海人骨子里的海派文化的痕迹。


改革开放以后,上海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,上海的艺术流派也更加百花齐放。展览的第三部分,就呈现出改革开放至今,城市建设与都市文化的交相辉映。


19828月,两座各重达13吨的十字铁塔架,重新安装在徐家汇教堂的钟楼上。这一年余友涵创作的《徐家汇教堂》,忠实记录了这一变化。杨可扬1988年创作的版画《上海纪实》,简洁直白地表现了上海的城市建设:低矮老屋被高楼紧紧包围,吊车的铁钩悬在破旧的屋顶上,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“旧貌换新颜”。


进入新世纪后,上海的发展再度提速。陈钧德《上海苏州河》,描绘了苏州河从黑臭到景观河道的巨变;高伟刚《上海上海》,展现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城。周春芽2012年创作的《豫园一景》,是此次展览中创作时间距今最近的作品。周春芽赋西方油画予中国笔墨之神韵,以流淌、块状的笔触,重现中国园林文化经典。


资料来源:《浦东时报》,撰文 | 曹之光
购票信息
门票价格:免费
© 2025 龙美术馆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8670号-1